构建新型职业培训供给平台


构建新型职业培训供给平台

解决供需对接的瓶颈问题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入,职业技能培训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各类劳动者学习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提供了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服务。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培训弥补了线下培训由于时间空间受限产生的空白,得到各方重视并获得快速推广。同时,培训市场的变化也在倒逼着培训模式和管理的变革,对应用新技术整合培训资源和创新培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全国“两会”强调,资助以训稳岗拓岗,加强面向市场的技能培训,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为此,迫切需要解决好职业培训中供需难以对接的瓶颈问题,使培训项目和课程能够较好满足产业企业发展和劳动者就业需求。

 

(一)问题及分析

据研究分析,瓶颈问题及其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供给上的瓶颈。作为培训供给主体的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在提供有效培训上遇到难题。用人企业既是培训的需求方,又是组织培训的供给方,而现有企业直接提供培训的能力明显不足:大型企业的内部教育培训资源在国企改革中大部分已社会化,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能力自行开展培训;近年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发展的技术变革,企业培训需求的激增更凸显出培训供给能力的短缺。而职业院校作为培训的主要供给方,尚未普遍与企业建立对接合作和深度融合,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真正适合就业的技能培训资源相对不足。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由于缺乏与产业对接的渠道和平台,更多倾向“有热度”、“有收益”的培训项目,不愿开展那些企业有需求但开发投入大、实训要求高的培训。

二是与需求匹配上的瓶颈。由于缺乏统一的需求信息收集和共享的渠道与平台支持,大多数企业又不主动向社会发布培训需求信息,导致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难以对接需求,缺乏与产业企业发展变化的联动和动态调整,在组织开发适应新产业、新技能发展的培训项目上困难重重;加之在师资队伍中缺乏既懂理论又擅实操的“双师型”教师;在社会实训资源建设中投入不足,教材和课程的开发和更新跟不上发展变化,从而降低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劳动者自主学习上的瓶颈。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在承接政府补贴的培训项目时,多是按专业或职业集中组班设立培训项目,统教统学的多,自主选择的少,个性化程度不高,与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劳动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二)对策建议

为解决职业培训供需难以对接的瓶颈问题,建议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培训供给平台,大力促进精准有效培训。在认真研究培训工作实践经验和网络数字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特提出以下6条具体建议:


1.抓紧研究和构建新型平台。加快构建以数字技术为 基础,集信息收集、项目发布、资源共享、在线学习、过程监管和数据分析技术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职业培训供 给平台,以最大规模地聚集职业培训的需求信息和有效资 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和劳动者的学习需求。


2.在新型平台上建立培训信息分享机制,大范围实现 供需双方信息的及时有效对接。在广泛收集和发布各类企业岗位需求、技能要求和职位招聘等多方面的详细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实时共享的基础上,一是形成企业岗位需求和培训项目开发的良性互动,使培训项目能够建立在可靠的、具体的需求之上。二是形成制定实施政策计划与产业发展和劳动者就业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根据需求制定培训政策和启动培训计划,确定支持对象和范围,发布紧缺性职业目录。三是形成培训资源与培训需求的互联互动,政府部门 加强培训界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分解培训任务,协同开发新职业及其技能标准、课程与教材等。


3.在新型平台上建立职业培训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培训资源的大规模聚合能力。突破教育培训机构属地化的封闭性,按照培训计划和培训需求,通过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培训机构和相关企业共同分享培训课程、场地、设备、师资、考核等培训资源。同时,为满足大规模技能培训中实际操作训练的需要,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在线共享、分时预约系统,促使实训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改变目前实训资源分散闲置和总体不足的局面。


4.在新型平台上建设在线学习机制,为劳动者提供具 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培训途径。为劳动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企业用人信息和培训资源信息,使其能够自主选择培训项目;为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评估和指导,帮助其确定参训目标;建立技能培训在线学习平台,设立劳动者个人学习信息数据库,使劳动者可根据实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5.完善新型平台的三级功能和技术方案。

一级功能包括培训信息的发布和培训项目的推介:主要通过培训政策和计划信息发布入口、培训项目和课程推介入口、个人参培和认证及支付的学习入口来实现。

二级功能主要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提供数据、算法和认证支持:为政府部门提供培训资质审核、成果评估、过程监管的数据支持;为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提供需求信息和资源认证与匹配支持;为劳动者参与培训项目自主学习提供数据支持;为政府部门落实培训补贴提供数据支持。

三级功能是将各类学习平台和教育培训实体、实训基地、评价与认证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等列入协同方,通过市场运作和政策引导,实行分层协同,提供教学、实训、评价、就业、支付等具体服务。


6.科学规划新型职业培训供给平台的建设,实行“三步走”策略。从当前看,职业技能提升的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亟需新型平台支持;从长期看,随着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推行,更需要新型平台提供可持续的职业培训资源支持。鉴于此,建议:

一是实行分阶段开发。第一阶段,建立全国性的培训信息和培训项目发布门户,并建立相关协同服务平台的标准。第二阶段,构建实验性的平台数据中心,依托技术企业开发数据分析标准,在部分地区或城市试验性地开发和运行。第三阶段,构建全国性的新型平台数据中心,整合各类协同服务平台和关联机构,并推动各省市建立地区级、城市级的相应平台。

二是实行分层次开发。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率先构建,然后构建省级平台,适时启动全国性平台的构建。

另外,在这次职业培训课题研究中,我们还提出了探索设立职业培训个人账户,创新培训资金使用管理的建议。主要是在当前人社部开展职业培训补贴项目电子培训券试点和推开的基础上,逐步探索设立职业培训个人账户,实现政府职业培训补贴和相关资金直补个人,使劳动者个人拥有培训资金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以提高他们参加培训的自主积极性和培训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内容和技术方案可见研究报告。